最新消息

五營元帥.守護人民的無形軍隊|神祇介紹

五營神兵由來

臺灣各地盛行的五營信仰,反映泉、漳籍移民遷移、定居後,緊落形成的過程中亟需確定界域,即以安紮五營作為四圍之境,這種空間的文化標誌,在泉、漳籍的聚落中普遍存在。據說五營神兵基本上由「孤魂野鬼」收編後訓練而成,神明負管理義務,若私下品德不佳,也是會受罰的。而這些神兵都還保有人的習性,故在出完任務後,通常於廟宇會「犒軍」,每個月也會「犒軍」,跟我們當兵時每個月發薪水的意義是一樣的;而「收營」就是人類的放假。

五營觀念的淵源古老,原本為周朝禮制中宗周王朝接見的四方荒服,後來被整齊化為東九夷、南八蠻、西六戎、北五狄;加上漢朝採用的五營軍制,蜀漢天師道在建立政教合一制,就在儀式中加以仿襲,配合五行的五方色成為護壇的衛護官;後來靈寶經派也在傳度儀的「出官」儀式中,作為召出身內神的五營兵將,都是依據五方的防衛觀用於護壇或護身臺灣因係移民社會,信仰沿襲原鄉中國大陸,自是承襲這套五營信仰於生活中;不過,後來也因地制宜,逐漸在地化,形成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元素,尤以和王爺信仰、城隍信仰與聚落(莊頭;自然村落)的結合,更突顯台灣五營信仰的本土化。在澎湖當地民眾在初一、十五會準備東西拜家裡附近的五營,這是叫“拜營頭””犒軍”則是初一、十五的時候,廟方事先準備一些牲禮,由小法將五營元帥及兵馬們調回廟前,犒賞他們防守的辛勞,之後再放營,讓軍官們回到各自的營隊駐守,保衛村落的安全


▲感謝 公視兒少 製作此題材,讓我們共同分享,賦予我們更多宗教知識。


五營元帥

民間信仰五營神將,或稱五營將軍、五營元帥、五營神軍、五營兵馬、五營旗等,簡稱五營。
是民間信仰中,保護廟境或村莊的重要護法神。

五營神將為何許神明?何種姓氏?

說法相當多以「西」為序
「張蕭劉連李」、「龍朱白武李」、
「溫康馬趙李」、「溫康王馬李」、
「張康馬趙李」、「辛池蔣洪李」、
「康趙白黑李」等說法。

絕大多數廟宇五營神將的中央主帥是「中壇元帥」哪吒(哪吒,俗稱其姓李),李哪吒也同時是佛教與道教的著名護法神。大多數廟宇採用「張蕭劉連李」的說法,一般說法認為居首的營張將軍,即是法主真君張其清。營將軍為輔天真君蕭其明(法主真君的結拜兄弟),又稱蕭法主。西營將軍劉其秀,北營將軍連其亮。此等神祇在世時,皆是著名的閭山派道士。臺灣的許多廟宇寫作:張其清(張基清)、蕭其明(蕭其靈、蕭其龍)、劉武秀、連宗宮(連忠宮),這是因為法壇多以口耳相傳,疏於文字,但傳說故事大致相同。


五營元帥分為

營軍-青旗(青龍)」、
營軍-紅旗(朱雀)」、
西營軍-白旗(白虎)」、
營軍-黑旗(玄武)
營軍-黃旗(黃帝)」等

五支神軍以抵禦邪魔。五營之中,通常以中壇元帥為主,統領中營,與其他四營(東營、南營、西營、北營)元帥統領,統號稱五營元帥。


五營又分為「內五營」和「外五營」

即是在五個方位布署的營陣,其設置有大有小、有廣有近。
大者、廣者有以鄉間村落為單位,於村頭村尾之五方各設置一營;其次以宮廟為單位,在宮廟五方各設置一營;
小者、近者為集中設置一處代表五營,於廟埕建有五營厝,也有在部份宮廟壇上安置五營旗。

習慣上也將五營合祀一處,這五營乃是由外借調來的兵馬(傭兵營),但事實上五營尚有內外營之分:

內五營(也就是親兵、衛隊)

內外營可謂主祀神明的近衛軍,負責廟壇本部的安全防務,通常以「神位」、「大令」、「五營旗」、和「五營頭〈首〉」為象徵物,多設於外殿供桌左方或右方,亦有安設於內殿或側殿者。須安奉在宮廟中,一般只在神案側邊上或於旁壁、廟門內側旁、或安置「五營旗」來代表,中央的中軍則須安主神令牌,以代表此為主神統率中軍的「內五營」,而內營的「統帥」則分別由:「溫元帥」領「東營青龍軍」、「康元帥」領「南營朱雀軍」、「趙元帥」領「西營白虎軍」、「馬元帥」領「北營玄武軍」、「中軍」則一概由所祀「主神」為帥,此為「內五營」。

外五營(傭兵營)

外五營是以庄廟為中心,分佈於庄頭五方的營寨,各地稱法不一,大致有:營頭、營頭仔、營厝仔、營頭厝仔、營寮仔、營頭寮仔、兵將寮等等多種,總兵31萬,另有軍馬3萬1千,為庄頭的防衛部隊。其營寨位置,多選擇五方要道的出入口、交叉口、轉彎處或置高點安設,互為犄角,以使邪魔惡煞不得其門而入:其中,中營通常安設於庄廟前後或庄廟中央,亦有安設於廟內,或根本不安設,而以內五營代替者。則一般分別安放於廟外四隅,設營地點大多選在四方要道的出入口或制高點上,「中軍」則居於廟後正後方,或廟埕外側合祀一處,兵馬總數三十六萬,有總兵三十一萬及軍馬三萬一,「外營統帥」則由:「張元帥」領「東營青旗九夷軍」、「蕭元帥」領「南營紅旗八蠻軍」、「劉元帥」領「西營白旗六戎軍」、「連元帥」領「北營黑旗五狄軍」、「中軍」則習慣上一概由「中壇元帥李哪吒」督領「三秦軍」。

五營的設置並非都一定要有內外營在正神廟宇中,若屬「帝君」以上神格者,通常是內外營均設,而一般的王爺、武神、私壇或非正神的陰神則只能設外營不能設內營。不過若廟宇位在都市繁榮地區,也可能受限於取地困難而不設外營,或僅在廟門外旁壁設之。


安設五營

安五營為臺灣各地常見的村落防衛儀式,即由道土法師或乱童等施法後,安於聚落四圍及廟宇或土地中,象徵物凡有五營頭或竹符等,標示村廟主神所派的兵將,以示神靈界的保衛,故為界定境域的一種信仰形式。一般外營安奉只用五色紙紮的軍馬或「五色營旗」或以「五營頭」代表,在象徵物方面,可單一奉祀,亦有多樣齊祀:
神位、神圖、符咒、令牌、小神像、木偶頭像等作為象徵的,至少有13類

  1. 神位─書寫營稱、主帥,有直接寫於璧上、有以壓克力製作者。

  2. 令其有三角令旗和烏令旗、黃令旗等3種,前者如同內營令旗,通常多單支,總營則安放5支(五營旗後者有三角形和四方形兩種,烏令旗稱「昭軍旗」,黃令旗稱「五營旗」,多用於廟前總營或副營

  3. 大令一同前述內五營大令多立於營斗或木加上,上書營稱、主帥和兵馬數。

  4. 五營頭一即五營首,如前述,多用於總營。

  5. 竹符一即「青竹符」,青竹府是台灣常用民間避邪器物,通常為約兩尺高竹節,有整支竹節、剖半竹節、削平一面和削成竹片等多種,上書營稱、主帥和兵馬數,或僅畫符「鎮罡」竹頭部位多包金紙符紅布或五色布。竹符是外五營最多ㄉ一種,一般是一營一支竹符但亦用3支和5支,3支者有祀神各自所敕(3神)和同一神明敕令3支等兩種,後者多為總管所安設,代表五營

  6. 瓦符於紅瓦上畫五營府咒,此以澎湖最多見。

  7. 石符一在石頭、石碑上書寫或刻寫五營符咒,亦多見於澎湖;另有結合「石敢當」安設者

  8. 黎頭─即「黎頭符」,於牛黎鐵片上畫符安設,多搭配其他象徵物使用。

  9. 金紙符在金紙上書寫五營符咒或主神神稱,或僅有敕符墨跡,此最簡單者。

  10. 畫像─於營厝仔正面內牆彩繪五營元帥或兵馬

  11. 塑像─有竹架紙糊、木刻、石雕等多種,塑造各營元帥,軍馬或馬軍爺(馬扶),或另増涼傘,有分開塑造者,亦有一體成型者;其中,木刻者以近似一般神像金身。

  12. 竹篩─即米篩繪有太極八卦、七星等符籙,通常用於「副營」

  13. 壺碗烘爐營厝仔或營位前増置壺、碗或烘爐,此為給予五營兵將「炊事」之用,有些地方視作「祭(制)煞」法器

五營安置則有一定位置,千萬不可擺錯,因為按東北〔艮方〕乃為聖位,屬「外鬼門」,一概由中軍鎮之,中軍之左內側則屬東營青旗、左外側(或左前方)則屬南營紅旗、右內側則屬北營黑旗、右外側(或右前方)則屬西營白旗,不管內外營均須如此正確設置。

金門地區郊外
▲金門地區郊外

祭拜方式

有的廟宇會,奉祀五支旗子象徵五營神將,祭拜五營神稱作「犒軍」,所用的紙錢是「甲馬」(一種印有武士、軍旗、盔甲與馬匹的紙錢)、「金白錢」(黃色、白色長條狀),北臺灣或用「刈金」;南臺灣或用「九金」;如奉請哪吒元帥或另外四營元帥時,可以用一般奉祀神明的「壽金」等「四色金」祭拜。
在祭拜時,許多信徒除了茶、酒、餅、糖果、牲禮、水果等普通供品以外,尚會供奉生的牧草、蔬菜(如生的蕃薯、小黃瓜、紅蘿蔔)等,以供神軍之戰馬食用。  
此外,另有「五寶」,及七星劍、鯊魚劍、銅棍、樂府和刺球等五樣法器,亦與內五營四種象徵物結合,其中以七星劍最為多見:「五寶」之所以用於內五營,主要是法師或童乩用以調營遣將之象徵。


五營建築構造歷史

一、露天式

完全沒有硬體建築物,再細分3種  

  • 簡單型─無任何屏帳,只在營插放令旗或竹符。  

  • 圈圈型─以鐵皮、涵管或砌水泥作簡易基座圈圈保護。  

  • 土丘型─以天然高地或人工土丘作為營位監有外圍磚牆花台者,以防泥土流失。  

二、神龕式

磚塊或水泥砌成小神龕,形如厝型,小者不過膝,最高也不到胸部,有鐵皮、磚砌、模型〈水泥模灌〉等多種;台灣民間五營造形,以這類樣式的最多。  

三、小祠式

磚瓦營造,如同蓋小廟一樣,不但高度都在成人以上,而且造型、建材也較講究,磨石子、貼瓷磚、琉璃瓦、設門聯為常見做法;近年來新蓋大廟所建的五營,多已朝此發展。  

四、寶塔式

磚造磨石子或水泥高塔,最多有9層,塔頂通常會加祀石雕虎爺鎮守。


【新營車站】為全台灣唯一設『有五營』的車站

新營車站位於台南市新營區,是台鐵的一等站。有許多台鐵車站附近都有一小間土地公廟,以保佑過往旅客平安。但是在台鐵新營站,卻有五間廟,若仔細觀察,會發現這是五營兵將。早年在新營車站內僅有一座中營,後來因為車站業務量龐大,車禍事故頻繁,當時的站長便從龍聖宮恭迎其餘四營的令旗,最後蓋成了五間小廟,也因此新營車站成為台灣少數甚至是唯一一座擁有五營的車站。
據說在五營齊備,團團守護新營車站之後,附近的交通事故也跟著減少,現在五營的水泥建築也是由新營車站的員工自發性捐款改建而成,車站員工在上工時也習慣拜一下請求五營兵將保佑平安,每逢初一十五,車站都會舉行祭拜儀式,感謝這些辛苦守護車站的兵將。一間車站有一間廟守護已經很厲害,但新營車站卻能擁有完整的五營編制,滴水不漏的守護過往旅客,對百姓來說,真的是很幸福的事,因為台灣的神明真的將信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來處理,一定要好好珍惜。
這五座廟是附近大廟龍聖宮的外五營,龍聖宮主祀白府代天巡狩,據傳為周朝的上大夫,其先鋒為三國一代名將趙府元帥。該廟分靈自東門城龍山殿,從民國38年(1949)信士劉木森與劉周蓮夫婦所請回的一支令旗開始發揮,最終於於民國62年(1973)建成龍聖宮。

 這個車站有夠潮!新營車站有五營兵將駐守

Read More

影》台北車站藏有「5守護神」 民眾:安心許多

Read More

這也是全台鐵路唯一的一處「五營廟」

Read More

註:部份資料來源至官網或維基百科,如有不正確或禁用請不吝告知  通知我們 處理,謝謝。